消防員個人裝備是有效保護消防員自身安全的一種防護裝備總稱。消防員個人裝備分為:消防員頭部防護裝備,消防員身體防護裝備,消防員呼吸保護裝備,消防員腳部防護裝備,消防員手部防護裝備等。消防員的每一件裝備,都有其特殊的使命功能。國內的消防裝備技術發展比較晚,大部分裝備都沿用引進吸收改進的方式發展,其核心基礎材料及基礎設計技術掌握的也相對比較少。這,給我國的消防裝備發展埋下了不小的障礙。
消防員個人裝備的輕量化是趨勢
消防員個人裝備是附著(穿戴)在消防員身上的防護設備/裝備,其自身的重量將直接影響到穿戴者的行動,哪怕是增加一公斤?,F有消防員個人裝備有:消防頭盔、消防防護服、阻燃頭套、消防腰帶、空氣呼吸器、消防腰斧、、救生繩、消防靴等,整體重量重達30-40公斤??上攵砩媳持?/span>30-40公斤的裝備重量(裝備打濕重量還會增加),給消防帶來了的身體負重。所以,消防員往往在滅火或救援中動作僵硬也就不難理解了。消防員既是一個高危職業,也是一個高勞動強度職業。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加快消防裝備技術創新。因此,消防領域技術專家應大力創新,盡早盡快解決消防員個人裝備的重量問題。
消防員裝備創新中的“矛和盾”
消防員個人裝備,其核心首先必須保證防護性能作先決條件。不能以犧牲防護服性能作為創新減重作為代價。當要解決裝備性能時,往往都會增加裝置或是強度,此時的裝備舒適性和重量就會難以平衡,如果沒有部分解決好該平衡,裝備創新升級的難度在于“魚與熊掌”關系。列如:解決6.8L的消防空氣呼吸器使用時間短問題,現有大部分消防救援隊都采用加大空呼瓶的容積量以增加使用時間。從目前一線消防員使用增加容量(增加到9.0L)后的空呼來看,大家對以增加容積提升使用時間的理念并不都認可。雖然在增加瓶容積到9.0L的情況下,使用時間也較6.8L瓶容積有所增加(大約增加15分鐘),但產品整體重量也隨之增加2.5公斤左右,裝備體積也增加20%。在普通人看來,增加2.5公斤可能感覺是稀松平常的事情,但在消防員原有負重30-40公斤的情況下,再增加這個重量,那么消防員就會付出其重量至少一倍的體力消耗。再者是產品體積,對于作為消防員來說,其在執行任務時,不單單只是滅火救援,更會有狹窄區域救援及狹窄通道越障逃生需求。如果空呼的體積過大,那么就很容易造成狹窄區域救援無法順利進行,其狹窄通道越障也很難順利完成。綜上所述,從創新的角度來看,單純的解決一個問題,是遠遠不夠的,而是要考慮整體的產品性能適配度。本人認為,創新必須解決按下葫蘆浮起瓢,實現整體創新,切實解決問題,增強實用性,才是一個真正完美的解決方案。(宇安消防裝備 楊國建)